【老闆跟員工的思考方式,有什麼差別?】
要把一件事情做好,你要有執行能力,
要把一件事情做大,你要有策略能力。
近期一直在學「管理」、「策略」,
因為我意識到自己的思考路徑,
大多是單點且相對的,
這個優點是,
在擁有相同資源的情況下,有辦法做得比別人好,
但缺點在於,
做事的方法、格局會慣性狹隘,
我稱它為「相對策略能力」。
「相對策略能力」的概念像是,
假設我中午想吃母校國小旁的三寶飯,
我必須看到小北百貨,才知道要右轉,
看見警察局,才知道要左轉,
必須要有「指引」才能「延伸」。
在公司裡頭,員工大多都是這樣的,
老闆指派的任務,有辦法做得好,
但若要他帶領一個團隊、領導一個專案,
卻不知道要如何開始,
又或者當老闆沒指派任務時,就不知道要幹嘛,
搖身一變「薪水小偷」。
而「絕對策略能力」的概念是,
那個人會先站在原地,在腦海中生成虛擬地圖,
並思量存在更快到達目的地路徑的可能性,
這才應該是老闆主要負責的工作,
讓腦海中的想法,以高效的方式在現實中兌現。
2種思考或行為模式,或許能殊途同歸,
但「絕對策略能力」者,
有辦法在前期,針對路途中可能出現的阻礙,
制定好應對措施及替代方案,
也就是事前做好「風險管理」,
而「相對策略能力」者,則是見招拆招,
這或許也是為什麼,員工常常不解老闆的地方,
因為老闆心中有更多的「考量」及「顧慮」。
聽來很簡單對吧?
但我個人認為,難的點不在於「執行」本身,
而是你「意識到」原來可以這麼執行:
當你走習慣了5年前就在走的回家的路,
你哪會去想,有沒有更快、更多元的路可以到家?
當然,「絕對策劃能力」也不是沒有缺點,
缺點就是容易淪為嘴砲。
現代人長期浸泡在零散資訊當中,
所以普遍練就一身資訊統整的能力,
總是有辦法輕易的站在高空視角,
把複雜的資訊給圖像化,
做成一張張淺顯易懂且精美的表格,
像是我們常看見的資訊懶人包。
而大多數人只要看到完整清晰的規劃,
就會被精美的圖文一時震懾住,
於是產生「事情已經完成一半」的錯覺,
又或者「片刻感受到知識美好」的謬誤,
卻忽略了「策略完善」與「執行結果」,
其實並不對等。
用俗話來講,就是「畫大餅」,
要把話講得好聽、勾勒美好願景很容易
但實際上,一件事情的成敗,
不是由「策略」決定,而是「執行」。
Mark Zuckerberg:
「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。」
這是近期的一次體悟,
發現自己笨,才有進步的可能!
在新的一年,你也在學習什麼新的事嗎?
-
【關於合作】
講座課程、影像製作、產品業配、行銷顧問。
Mail / th845120@gmail.com
* 武敬凱 Jing Wu
一年受邀開設破百場講座、課程,
目前於數家公司擔任內容行銷顧問,
偶爾接影像製作案。